股票期權術語目錄
1.保證金
指在期權交易中,期權義務方必須按照規(guī)則繳納的金額。保證金分為開倉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維持保證金,指投資者存入保證金賬戶,用于擔保合約履行且已被合約占用的保證金,每日進行計算;開倉保證金,指期權經營機構對每筆賣出開倉申報實時計算并對有效賣出開倉申報實時扣減的保證金日間額度。
2.保證金催繳
指在期權義務方的保證金水平低于維持保證金時,通知其增加保證金。
3.保證金風險
指投資者在賣出開倉后,需要時刻保證足額的保證金,否則會遭到強行平倉的風險。
4.備兌開倉
指投資者提前鎖定足額合約標的作為將來行權交割所應交付的證券,并據此賣出相應數量的認購期權。
5.備兌備用證券
指投資者證券賬戶中被提交用于備兌開倉且被交易所日間鎖定的合約標的。
6.備兌證券
指投資者證券賬戶中已被實際用于備兌開倉并被中國結算進行備兌交割鎖定的合約標的。
7.比率價差策略(RatioSpread)
指買入一定數量的期權,同時賣出更多數量的期權。買入的期權與賣出的期權具有相同合約標的和到期日,但行權價不同。
8.標的證券
標的證券又稱合約標的,指期權合約規(guī)定的雙方買入或賣出的資產,為期權所對應的標的資產。股票期權對應的標的證券就是對應的股票或ETF。
9.波動率
指一種衡量股票價格變化劇烈程度的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示。股價波動率與認購期權、認沽期權價值均為正相關關系。
10.波幅
指一種測定價格上下波動程度的指標,通常用同一對象市場價格波動的最高點與其最低點的差額來表示。
11.Black-Scholes模型
又稱B-S模型,是1973年由兩位經濟學家BLACK、SCHOLES提出的、對歐式期權進行定價的公式,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價奠定了基礎。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12.場內期權
指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標準化期權合約。
13.場外期權
指交易雙方達成的非標準化期權合約。
14.垂直價差策略(Vertical Spread)
指買入一個期權的同時賣出一個期權,這兩個期權具有相同合約標的和相同到期日,但具有不同的行權價。
15.Delta值
指期權標的股票價格變化對期權價格的影響程度。
Delta=期權價格變化/期權標的股票價格變化。股票價格與認購期權價值為正相關關系,與認沽期權價值為負相關關系。
16.大戶報告制度
指當投資者對某品種合約的持倉量達到交易所規(guī)定的持倉報告標準時,交易所有權要求投資者通過期權經營機構向交易所報告其資金情況、頭寸情況、交易用途等。
17.帶式策略(Strap)
指買入兩份認購期權,同時買入一份認沽期權,這里的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具有相同的行權價和到期日。
18.到期不行權風險
指實值期權在到期時具有內在價值,若不提出行權,則不能獲取期權的內在價值的風險。
19.蝶式價差策略
指一種使用牛式價差策略和熊式價差策略的復合套利策略,包括多頭蝶式價差策略和空頭蝶式價差策略。
20.多頭
指投資者是某一期權的凈權利方,即買入的合約多于賣出的合約。
21.多頭蝶式價差策略
指買入一個行權價較低的認購期權和一個行權價較高的認購期權,同時賣出兩個行權價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認購期權。
22.ETF
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稱交易所交易基金,指一種跟蹤標的指數變化、且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ETF可以作為期權的標的證券。
23.二項式期權定價模型
指于1979年提出的一種對離散時間的期權定價的簡化模型,主要用于計算美式期權的價值。
24.反向套利
指一種無風險的套利,涉及賣出合約標的,出售一張認沽期權,并且買入一張認購期權,這些期權具有相同的行權價和到期日,同時賣出一份相應到期月份相同的期貨。
25.非線性投資收益
是指期權投資者的收益與損失不是對稱關系,收益、損失與權利金的關系也不是線性或簡單倍數關系。
26.Gamma值
指期權標的證券價格變化對Delta值的影響程度。Gamma=Delta的變化/期權標的證券價格變化。
27.高溢價風險
指當出現期權價格大幅高于合理價值時產生的風險。
28.股票期權
指由交易所統(tǒng)一制定的、規(guī)定合約買方有權在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約定合約標的(股票或ETF)的標準化合約。
29.合約單位
又稱合約乘數,即期權合約規(guī)定合約持有人有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數量。
30.合約類型
指期權合約的權利類型,包括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兩種類型。
31.合約到期日
指期權合約有效期截止的日期,也是期權權利方可行使權利的最后日期。在此日之后,期權失效。到期期限與認購期權、認沽期權價值均為正相關關系。
32.盒式價差策略
指一種將牛市價差策略和熊市價差策略組合而成的策略。
33.紅利
即上市公司將盈利的一部分作為股息按股額分配給股東,通常分為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34.價值歸零風險
指虛值期權在接近合約到期日時期權價值逐漸歸零的風險。
35.空頭
指投資者是某一期權的凈義務方,即賣出的合約多于買入的合約。
36.空頭蝶式價差策略
指賣出一個行權價較低的認購期權和一個行權價較高的認購期權,同時買入兩個行權價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認購期權。
37.跨期價差策略(Calendar Spread)
指賣出一個到期日較早的認購期權,同時買入一個行權價相同但到期日較晚的認購期權。
38.跨式策略(Straddle)
指買入一份認購期權的同時買入一個行權價和到期日相同的認沽期權。
39.勒式策略(Strangle)
指在買入一份認購期權的同時也買入一份認沽期權,兩者的到期日相同但行權價不同。
40.歷史波動率
指投資回報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由合約標的市場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反映。
41.流動性服務商
指根據與交易所達成的協(xié)議安排,在期權交易中向市場提供流動性或者改善市場質量的專業(yè)交易者。
42.買入開倉
指買入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成交后,日終結算時,如投資者已作為權利方持有頭寸或沒有持有頭寸時,則增加權利方持有頭寸;否則,先對沖持有的義務方頭寸后,再增加權利方頭寸。
43.買入平倉
指投資者作為義務方持有頭寸(不含備兌開倉持倉頭寸),買入期權,成為無義務方或減少義務方頭寸。
44.賣出開倉
指賣出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成交后,如投資者已作為義務方持有頭寸或沒有持有頭寸時,則增加義務方持有頭寸;否則,先對沖持有的權利方頭寸后,再增加義務方頭寸。
45.賣出平倉
指賣出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投資者作為權利方持有頭寸時才可賣出平倉,且賣出合約數量不得超過持有的頭寸。
46.美式期權
指期權權利方可以在期權購買日至到期日之間任何時間行權的期權合約。
47.內在價值
指假如期權立即履行時該期權的價值,只能為正數或者為零。內在價值與時間價值共同構成期權的總價值。
48.牛市價差策略
指買入一份期權,同時賣出一份、同一合約標的、相同到期日的行權價更高的期權。
49.牛市認購期權價差策略
指買入行權價較低的認購期權,同時賣出一個同一品種、相同到期日的行權價較高的認購期權。
50.牛市認沽期權價差策略
指買入行權價較低的認沽期權的同時,又賣出一個同一品種、相同到期日的行權價較高的認沽期權。
51.歐式期權
指期權權利方只能在到期日行權的期權合約。
52.配對認沽期權
指為建立套期保值的頭寸而同一天買入的股票和相對應數量的認沽期權。買入認沽期權,作為保險,既可以避免股票下跌帶來的損失,也能享有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53.平值
指期權的行權價格等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狀態(tài)。
54.普通限價申報
指按限定的價格或低于限定的價格申報買入期權合約,按限定的價格或高于限定的價格申報賣出期權合約。普通限價申報當日有效,未成交部分可以撤銷。
55.期權價值
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內在價值,二是時間價值。
56.期權種類
也稱期權類型,分為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
57.期權組合
指將期權在到期日、數量、行權價和期權類型作以組合,形成新的金融工具.以達到規(guī)避風險、保值增值的目的。
58.期權平價關系
指具有相同的行權價與到期日的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的價格之間所必然存在的基本關系。
59.強行平倉
指某些情形下,通知投資者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行執(zhí)行平倉要求,對投資者未在規(guī)定時限內執(zhí)行完畢的,則剩余部分強制執(zhí)行。
60.權利金
指期權合約的市場價格,期權權利方將權利金支付給期權義務方,以此獲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
61.全額即時限價申報
指按限定的價格或者優(yōu)于限定的價格買賣期權合約,所申報的數量如不能立即全部成交則自動全部撤銷。
62.全額即時市價申報
指按市場可執(zhí)行的最優(yōu)價格買賣期權合約,所申報的數量如不能立即全部成交則自動全部撤銷。
63.Rho值
指無風險利率變化對期權價格的影響程度。Rho=期權價格的變化/無風險利率的變化。市場無風險利率與認購期權價值為正相關,與認沽期權為負相關。
64.認購期權(Call Option)
指約定期權權利方有權在約定時間以約定價格從義務方手中買入約定數量的合約標的證券的合約。
65.認沽期權(PutOption)
指約定期權權利方有權在約定時間以約定價格將約定數量的合約標的證券賣給期權義務方的合約。
66.時間價值
指在期權剩余有效期內,合約標的價格變動有利于期權權利方的可能性。時間價值和內在價值共同構成期權的總價值。
67.實物交割
指在期權合約到期后,認購期權權利方支付現金買入合約標的,義務方收入現金賣出合約標的;或認沽期權權利方賣出合約標的收入現金,義務方買入合約標的并支付現金。
68.實值
指認購期權的行權價格低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或者認沽期權的行權價格高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狀態(tài)。
69.實值認購期權
指行權價格低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認購期權。
70.實值認沽期權
指行權價格高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認沽期權。
71.損益圖
是用來刻畫期權到期時標的股價、期權價格與損益之間關系的示意圖,可以直觀地了解標的股價與期權內在價值之間的關系。使用損益線可以大大提高期權使用者匹配期策略與投資目標的能力。
72.市價剩余轉限價申報
指按市場可執(zhí)行的最優(yōu)價格買賣期權合約,未成交部分按本方申報最新成交價格轉為普通限價申報;如該申報無成交的,按本方最優(yōu)報價轉為限價申報;如無本方申報的,該申報撤銷。
73.市價剩余撤銷申報
指按市場可執(zhí)行的最優(yōu)價格買賣期權合約,未成交部分自動撤銷。
74.Theta(θ)值
指到期時間變化對期權價值的影響程度。Theta=期權價值變化/到期時間變化。到期期限與認購、認沽期權價值均為正相關關系。
75.套利
指為了無風險盈利,同時買入和賣出合約標的相同的同種類型的期權的頭寸。
76.套期保值
指一種通過一項交易對沖另一已有頭寸的風險,以限制投資虧損的保守投資策略。
77.條式策略(Strip)
指買入一份認購期權,同時買入兩份認沽期權,這里的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具有相同的行權價和到期日。
78.投資者分級
指根據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專業(yè)知識情況,對投資者交易的權限和規(guī)模進行分級管理。
79.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指期權經營機構在向投資者提供產品或服務時,應當了解投資者的相關情況并評估其風險承受能力,了解擬提供給投資者的產品或服務的相關信息,并據此向投資者提供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或服務等內容。
80.禿鷹式策略
指分別賣出(買入)兩種不同行權價的期權,同時分別買入(賣出)較低與較高行權價的期權。
81.Vega值
指合約標的證券價格波動率變化對期權價值的影響程度。Vega=期權價值變化/波動率的變化。波動率與認購、認沽期權價值均為正相關關系。
82.未來波動率
指對期權有效期內投資回報率波動程度的度量,無法事先精確計算,只能通過各種辦法得到估計值。
83.無保護期權
又稱“裸賣空”,是一種期權空頭頭寸,若是認購期權空頭,投資者(賣方)本身并未持有合約標的股票。若是認沽期權,投資者(賣方)不持有購買標的證券的現金。
84.無風險利率
指將資金投資于某一項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對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
85.現金交割
指買賣雙方按照結算價格以現金的形式支付價差,不涉及合約標的轉讓。
86.限倉
指對投資者的持倉數量進行限制,規(guī)定投資者對單個合約持倉數量、總持倉數量、單日買入開倉數量的最大數量。
87.限購
指個人投資者買入期權開倉的資金規(guī)模不得超過期權經營機構的規(guī)定。
88.行權價格
指按期權合約規(guī)定,期權權利方行權時適用的合約標的交易價格。
89.行權價格間距
指基于同一合約標的的期權合約相鄰兩個行權價格的差。
90.熊市價差策略
指買入一份期權,同時賣出一份同一合約標的、相同到期日的行權價更低的期權。
91.熊市認購期權價差策略
指買入行權價較高的認購期權,同時賣出同一品種、相同到期日的行權價較低的認購期權。
92.熊市認沽期權價差策略
指買入行權價較高的認沽期權,同時賣出同一品種、相同到期日的行權價較低的認沽期權。
93.虛值
指認購期權的行權價格高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或者認沽期權的行權價格低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狀態(tài)。
94.虛值認購期權
指行權價格高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認購期權。
95.虛值認沽期權
指行權價格低于合約標的市場價格的認沽期權。
96.行權指派
指中國結算根據業(yè)務規(guī)則,從持有期權合約義務倉的合約賬戶中指定實際需要履行行權義務的特定合約賬戶。
97.隱含波動率
指期權市場投資者在進行期權交易時對未來波動率的認識,且該認識已反映在期權的定價過程中。
98.盈虧平衡點
指期權投資者實現投資收益為零時標的證券的價格。
99.有限損失性
是指期權買方(權利方)的損失有限,即買方需要支付權利金,但最大損失也就是權利金。
100.組合策略
是指期權投資者可以根據對未來標的證券的預期,結合各自的風險收益偏好,通過不同的期權品種、期權和標的證券的組合等,形成不同盈虧分布特征的組合,以實現投資目的。